Skip to main content

呼吸系统基础知识

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:对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基础交换

气管

从环状软骨(C6 层次)到胸骨(T4 层次)

气管隆凸:气管分枝处的气管内踝,位于 T5 椎骨的层次

支气管

初级支气管(primary bronchus)→次级支气管(secondary bronchus)→三级支气管(tertiary bronchus)→细支气管(bronchiole)→终末细支气管(terminal bronchiole)

气体进入肺泡前大约有 23 级支气管

解剖结构:左二叶右三叶

  • 交换气体:肺之构造单元是肺小叶,有三亿个小气囊,称为肺泡。每个肺泡约直径0.3毫米(mm),总载面积约有50~100平方米,有利气体进行交换。
  • 防止肺泡塌陷
  • 过滤:肺部还有巨噬细胞或称做尘细胞,可将外物分解

肺的携氧能力影响心肺耐力(肺泡通气,血红蛋白)

气体交换

通过隔的上下运动来改变胸腔大小

通过肋骨的升降运动来改变胸腔前后直径的大小

在呼吸过程中,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肺部的血管,二氧化碳从血管扩散到肺泡中

神经系统通过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来控制通气的速率

无效腔、潮气量

无效腔亦称死区。包括解剖无效腔、生理无效腔。即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道。解剖无效腔包括从口、鼻至细支气管的整个呼吸道,既无呼吸上皮,又无肺循环血液供应,不能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。每次吸气时,首先进入肺泡的是上次呼气之末存在呼吸道内的肺泡气,然后才是新吸入的空气;每次呼气时,首先呼出的是上次呼气之末充盈于呼吸道内的吸入气,然后才是肺泡气。因此,每次呼吸中最后吸入的充盈于呼吸道的这部分气体,恰是最先呼出的、未与肺泡气混合、未参与气体交换的气体,其量为解剖无效腔的容量。成年男性解剖无效腔气量约128毫升,女性约120毫升。随年龄增长而增加。此外,人体直立时,有一部分肺泡常得不到血液供应(如肺泡顶部),以致有气体也不能起交换作用,称为肺泡无效腔,与解剖无效腔合称生理无效腔

潮气量是在一般平静呼吸时吸气后吐气出来的容量

通气量为每分钟由外界带入呼吸系统的气体之公升或毫升量,单位为L/min或cc/min

分钟通气量:进出呼吸系统的气体量,单位为L/min或cc/min

计算: 潮气容积*呼吸频率(一般成人为12-15次/分) 如 500*15=7500

肺泡通气量:进入有肺泡的呼吸区,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量,单位为L/min或cc/min

计算: (潮气容积-死效腔体积)*呼吸频率 如 (500~150)*15=5250

潮气量增加,解剖无效腔也会增加,但是潮气量增加的量比解剖无效腔增加量多,所以增加潮气量比增加呼吸频率更能提高通气效率